读读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读读看书 > 百妖解 > 第112章 圣物禳灾

第112章 圣物禳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勤政殿。

兵部尚书邹远杰还在对暴怒的桓帝解释。

军报显示,大桓派出的一千兵力士气严重不足。军中虽曾出现小范围火灾,烧了部分军粮,但损失不大,兵部已经紧急转运了新的粮草过去弥补,且督促尽快查清火灾原因。

但军中应有预案,不可能因为一点军粮被烧毁整体士气如此低落,很可能是率领军队的将军窦良才用兵不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么简单的道理,他窦良才竟连自己的口粮都看不住!你们之前为何不报?!”

邹远杰一脑门子汗,赶紧道:

“因为附近辖区刚好有一批备用军粮,很快就运过去了,臣认为火灾的发生和窦良才管理不利脱不开关系。

他定是以为自己打过几次胜仗,在西北百姓口中威望颇高,一时便得意忘形,大意轻敌,臣一定促他摆正心态,等到战事结束,再严惩不贷!”

“哼!现在你才知道他不行?当初还不是你极力推荐的他!”桓帝见他甩锅,更是生气。

“……”邹远杰哪里还敢说什么,只能低头挨骂。

桓帝对他道:“窦良才不行,你亲自去陇丰镇督战,即日出发,朕倒要看看,这场仗要打到几时!”

邹远杰心下叫苦不迭,但也不敢忤逆上意,当下只得道:“臣遵旨!”

圣人挥了挥手,邹远杰退出殿外。

霍彦先站在一旁默默听着,仿佛又听到了当年朝中批判杜时衡的声音。

然而下一刻,他刚翻涌起的思绪被打断,桓帝压下火气,转向他问道:

“霍彦先,你那边的情报怎么说?”

霍彦先呈上陇丰镇绣衣察事司的密报。

“目前还没查清楚军中失火的原因,但以臣的了解,窦将军并不是轻敌之人,臣只能斗胆推测,或许有敌方细作混入军中,放火烧粮。”

桓帝目光深沉:“东朔勒此次一旦成功,有可能连同西朔勒一起进攻大桓,切记不能让他们得逞!

马上让你的人去调查清楚,必要时你亲自暗中去查,邹远杰在朝中养尊处优多年,或许对于一线战局判断已不敏感。”

“是,陛下。”霍彦先领命。

“没别的事,你先退下吧。”

霍彦先却没动,补充道:

“臣另外接到密报,西北肇度城崇德谷,近日发生了小规模瘟疫。”

“瘟疫?”听到这两个字,桓帝更加头痛。

“是的,但据说当地官府已经控制住态势,没有蔓延。”

桓帝看着西北边关的地图,“此地离陇丰镇不远,密切关注,切不可让瘟疫蔓延到军中。”

“是。”霍彦先应道。

这时,内常侍脚步匆匆进入殿中。

“陛下,刚接到消息,桓安西边的云禄仓失火了!”内常侍急道。

“什么?”桓帝震惊,“粮食可有烧毁?查清原因没有!”

“火势倒是不严重,没有波及库中存粮,桓安府尹初步判断是因为天干物燥引起的失火,更具体的原因还在调查之中。”内常侍如实禀报。

桓帝有一瞬恍惚,似是想起了什么。

“陛下,您还好吗?”

内常侍见圣人脸色顷刻之间剧变,也是吓了一跳,赶紧扶住他。

桓帝摆摆手,看向霍彦先:“刚才叮嘱你的事先去处理,还有灵脉一事你也记着跟进,先下去吧。”

霍彦先遵命告退。

待到他走后,桓帝对内常侍道:“去将倪正德叫过来。”

“是,陛下。”

内常侍出去轻轻将门关上,桓帝在案几上翻出司辰局之前给出的占辞:

“六月初八,月犯荧惑,水火未济。务须慎于谷物之收割与储藏,严防火患水涝。”

***

不多时,倪正德提袍进入勤政殿。

他是现任司辰局职级最高的官员——司辰令。

自应贤被斩首后,司辰令便由他这下一级的司辰丞顶上。

“月犯荧惑的影响真的这么大?军中和粮仓接连发生火灾?”

桓帝问道,气力有些不足。

倪正德恭谨道:“陛下,臣前几日就已经提醒过您,月犯荧惑,乃不祥之兆,轻则或可引起火灾水患,重则或可引起国家动荡,需得尽快请出圣物金渊珏,祈福禳灾,躲避祸患。”

可桓帝似乎并不想听到这句话,心累地闭上了眼睛。

“别无它法吗?”

“臣理解陛下不想惊扰嘉善皇后在天之灵,但为了整个大桓百姓考量,还请陛下三思。”

倪正德伏身一拜,态度坚决。

桓帝正襟危坐,皱眉闭目,内心似乎在经历激烈挣.扎,沉默半晌,最后哑声道:

“罢了,你去找国师,将圣物金渊珏请出,明日祭祀。”

“遵命。”

倪正德躬身退出勤政殿。

殿中只剩桓帝一人,他终于不用维持刚才正襟危坐的姿态,颓然倒向座中,手捏了捏眉心,眼中皆是痛苦迷茫,喃喃道:

“佩娴,朕如今遇到了难事,需要请你帮忙,你不会怪朕吧……”

***

霍彦先想着阿婵的天象占辞,故意在外面没走,想等司辰令出来问问,结果大为震惊:

“什么?陛下要请出圣物金渊珏?”

十一年前,嘉善皇后为筹备亲蚕礼,特意去钦州府会见一位能够织造特异蚕丝的养蚕人黄茂才,途中偶遇嗽金鸟。

桓帝利用嗽金鸟,在附近发现了一座金矿,当时大桓国库空虚,金矿正好解了这燃眉之急。

后来,发掘金矿之时,在矿坑内发现了金渊珏。据国师鉴定,这玉珏本是深埋地下的上古河床孕育而出,应属水中灵玉。

五行之中,金生水,水克火,因此,这块水中沉淀千年的金渊珏被国师奉为圣物,不仅克火,还可禳灾避祸。

后来,金矿突发火灾,火势蔓延极快,眼看金矿周围方圆百里的百姓都要被波及殒命,国师提出以金渊珏祭祀,以水克火。

当时,是嘉善皇后不顾桓帝极力阻止,主动提出以己之血祭祀圣物,以尽快平息灾祸。

其实,桓帝对这个金渊珏并没有抱希望,但没想到,嘉善皇后血祭之后,竟真的天降大雨三天三夜,蔓延至整座矿山的火势,就这样被浇熄了!

举国上下都对嘉善皇后的壮举感念不已,只有桓帝无比忧心,因为国师说,圣物显灵,但沾染了嘉善皇后的血,很可能对她的气运造成影响。

没想到才过了一年,嘉善皇后真的猝然离世,年纪不过三十出头,玥宜公主当时才六岁,桓帝望着离去的发妻心痛不已,一.夜之间两鬓斑白。

从此,这圣物金渊珏便被锁入宫禁之中,任何人不许再碰。

因为桓帝认为,那沁了血的玉珏之中,或许真的存在嘉善皇后的一缕幽魂,生怕频繁拿出圣物会惊扰亡妻的在天之灵。

***

勤政殿内。

桓帝仍看着西北边境地图出神:

佩娴,如今,竟然已经到了要拿出圣物祭祀消灾的地步了么?

是朕无能!

***

霍彦先见圣人发话,要拿圣祭祀,知道自己也不必再多问倪正德什么,看来最近各种动荡必不可少,只能缜密规划,逐个击破。

他和倪正德一道去找国师。

凌元道长得知消息,对他说:“贫道需得准备明日的祭祀,待到祭祀完毕之后,我再和霍大人、闻寰居士一同去灵脉如何?”

霍彦先:“如此甚好。”

他立刻从国师处离开,打算去蓬莱春告诉阿婵再探灵脉的时间。

***

阿婵从宫中回到蓬莱春,对谢慕游说:

“我昨晚发现西边有火势,不知是哪里起火?”

“我的人传信说是西边的云禄仓失火了。”谢慕游答。

“朝廷的粮仓?那可是大事。”

“可不是。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失火。”

阿婵拿出观星记录簿,翻到六月初八那一页:

丑时,月犯荧惑,荧荧似火,水火不济。谨防军中谷物粮仓之水涝火患。

她心中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

***

霍彦先去找阿婵的途中,一路思索,总觉得云禄仓突然失火的事很蹊跷。

他先回到绣衣察事司,叫来杨奉安,“云禄仓失火一事,你让人暗中去查查,不可声张。”

“是,大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