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读读看书 > 我有一个废品站 > 第29章 第二十九回

第29章 第二十九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训练结束,于欢带着狩猎队的年轻人向西山走去。

作为一名成熟的猎手,成功狩猎的首要条件,便是学会如何寻找猎物的踪迹。

于欢带队来到相对安全的半山脚,开始细细教授队员们如何寻找猎物的脚印、粪便、洞穴、行动轨迹、进食痕迹等。

以及利用这些特殊的痕迹,分辨此地猎物的种类,和它们的大致数量。

这是吃饭的本事,大伙儿听的都很认真。

这些东西,于欢自己也是看书现学的,本身就是个半吊子。

但她胜在学习资料够多,拿着前人总结的经验,自己又在山中实践了这许多时日,教起旁人来倒也有模有样。

哺乳动物一般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来辨别危险。

因为生存环境的关系,野生动物大多十分警觉。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优秀的猎手需要在猎物警觉之前发现对方。这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足够高明的隐藏手段。

于欢:“最好的办法是在高处仔细观察。先探查远些的地方,再探查近处地面……也可以找到猎物的饮水点、进食地点和经常走的路线,原地蹲守、静待猎物出现……可以给自己添加适当伪装,比如……抓捕时要尽可能绕到猎物上方,它们察觉上方危险的可能性很小……”

队员们:点头。

恍然大悟。

啊,原来还能这样!

死脑子,快记啊……

“寻找猎物时,方向一定要迎着风,切记不可顺风,以免自己的气味被猎物嗅到。在山里视线受阻,任何动作都尽可能的不要发出声音,任何轻微的声响都会使猎物警觉……我个人的建议是,微微抬起脚跟走路,落脚时注意不要踩到地上的枯叶……”

“猎物脆弱的部分一般在头、颈、后肩等位置。注意瞄准这些地方,多花点时间也没关系。做猎手,一定要耐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尽量避免受伤。除非有绝对把握杀死猎物,否则千万不要近距离与猎物搏斗。附近树上大多有我栓上去的树藤。一旦遇到危险,能跑就跑。若是跑不掉,第一时间借助树藤上树……总之一句话:什么都没有命重要。望各位牢记于心。”于欢一脸严肃的道。

队员们听了,认真点头。

于欢说完,指了几处树藤让队员们记住。

乡下长大的年轻人大多会爬树,不少人本身就是各中好手。

爬树速度稍差的人有树藤帮忙,动作也能顺畅许多。

正说着,瘦猴突然在于欢身旁小声道:“老大,那边有只田鼠。”

于欢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极远的一个小土坡上,隐约露出一点田鼠胡须。不注意还真看不到。

于欢在心中暗暗点头,这是个细心的。

旁边有人听到也跟着看,看了会儿疑惑的问:“在哪儿呢?我怎么没看到。”

又有其他眼力好的人伸手指过去,这人眯眼看了半天才找到,忍不住感慨他们的好眼力。

刚刚指路那人,是身上背着弓箭的其中一个。

他此刻正背着一张长弓,斜挎着箭矢包。

眸色淡淡,腰背挺直,像一株向阳生长的小白杨。

于欢记得,当初测视力时,这人是成绩最好的那一波。

于欢问他:“你能用弓箭射到田鼠吗?”

那人犹豫了下,道:“我试试。”

见于欢点头,他摘下一直背着的弓,举起瞄准。

随着拉弓的动作,这人的手臂猛地紧绷起来,隐约可见衣服下面隆起的肌肉和脖颈上的青筋。

足见这弓力道极大。

远处的田鼠不知是不认识弓箭这东西,还是因为离的太远没有看到,一直呆在原地一动不动。

众人屏息等待片刻,这人放开手,弓弦震动间,箭矢猛的飞了出去。

田鼠发出“叽”的一声,便没了声响。

瘦猴快步跑过去,不一时拎回来一只身上插着箭矢的胖田鼠:“射中了!我林哥这箭可真准!”

被称赞的人面不改色的把箭从田鼠身上拔出来,仔细擦干净上面的污渍,重又把箭装了回去。

于欢注意到,那箭头是纯铁打造的。

朝廷对铁头箭矢是有管制的。

能拿到这样的箭,又有这样的准头,这人想来不简单。

果然,旁边就有人说了句:“那是自然,小林哥可是林家军的后代。”

这句话一出,他被旁边人用力捅了一下后腰,像是反应过来,看了“小林哥”一眼,闭紧嘴巴,不再吭声了。

被叫小林哥的年轻人脸色本来就淡,此刻一言未发,只默默装好弓箭,转头向于欢看去。

于欢不是个八卦的,她压下疑惑,点头道:“箭法不错。接下来,我教你们做几种简单的陷阱。”直接把话岔了过去。

…………

于欢带着队员们每天早起训练,在山上学习狩猎,晚上还要抓紧时间加训。

十六个人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一起。

随着时间推移,队员们彼此之间越来越熟悉,配合也愈发默契。

这一日,狩猎队的成员们经过仔细寻找,成功遭遇了一小波兔子。

一时间,捕兔棒、弓箭、小石子满天飞。

很快,地上就倒下了好多只兔子。

这是大家勤加练习的成果。

最开始,他们的捕兔棒总是乱飞,只会把原本近在眼前的猎物吓跑。

最乌龙的一次,小林哥的箭原本已经要射到猎物了,不知是谁扔出来的捕兔棒横插一脚,箭被一下打歪,射在了猎物面前的土地上。

当时那只白兔死里逃生,转过头跑的飞快。

慢慢地,他们培养出了默契,准头越来越好,收获也多了起来。

几个年轻人快步跑上前去,喜滋滋的把收获带回来:“老大做的这捕兔棒果真好用。”

熟悉了一些后,有人问过于欢,为什么没给自己也做个捕兔棒。

于欢于是拿出自己的小石子做示范,一石一个小朋友。

队员们当场瞳孔地震:“还好当时考核,不是老大你亲自出马,不然我们死定了。”

…………

一开始,队员们还会叫于欢以前的名字。

比如:于家兄弟、红姑家表弟、欢哥儿,还有喊她外号——于“巨力”的。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所有人都开始叫她老大。

也许是因为于欢看起来着实可靠,又或是众人折服于她的实力。

不说别的,于欢手里那只狼牙棒看着是真唬人。

有人好信儿尝试过,就连举起来都吃力,别说还要拿着挥舞了。

偏于欢单手拿一根狼牙棒,像是举着根小树枝。

大家最初进山时还有些慌,每每看到于欢手中这根狼牙棒,立马就信心十足起来。

年轻人性子活泛,对她这个老大接受度也高,叫的可亲热。

于欢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后面听的多了,也就习惯了。

比如现在,瘦猴屁颠屁颠的跟在于欢身后:“老大,肚子饿了,给捞点鱼吃吃吧。”

于欢额头一跳:“你不是刚吃过早食?还饿?我看你就是馋的。”

“哎呀,早食就那么一点点,根本吃不饱吗。”瘦猴忸怩的说。

于欢沉默了一瞬,道:“捡柴火去。”

“好哦!老大最好了!兄弟们,捡柴火去咯!”

瘦猴高兴的带着几个年轻队员跑了。

于欢则开始制作工具。

于欢的背篓随身带着网子。

倒不是为了捕鱼,主要在山上什么都可能遇到,网子可以用来做陷阱,也能用来阻挡攻击,于欢上山习惯带一个。

这会路过山中小溪,瘦猴想捞鱼,于欢就把网子拿出来,随手砍了棵小树,一番操作,一个简易捞鱼网便做好了。

于欢拿着捞鱼网,走到瘦猴盯了半天的位置上:“老大,这儿,这儿鱼多!”

一网子下去,活蹦乱跳的鱼儿便装了满兜。

“嘿,这鱼真大!不愧是山里的。”

“快,拿东西装了。”

“我来生火。”

“给我两条,我带了刀,可以帮忙刮鱼鳞。”

“盐,谁带了盐巴没有?”

“我我我。”

鱼虽多,狩猎队的人也不少,且各个都是能吃的青壮。

于欢一共捞了两兜,加上她一共十六个人,把三十几条鱼吃了个精光。

吃完,意犹未尽的打着饱嗝儿,就地灭火,掩埋痕迹。

于欢已经把那根小树剁成几段放进了背篓里,打算带回去当柴火用。

一点兔子不能满足他们,吃过东西,大家继续向山里走去。

…………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于欢之前这么多天都没遇到过的野猪。

这次刚进山没多久,竟就给她遇到了。

许是烤鱼的味道太香,又或者人味儿太浓郁,一只大野猪直直奔着于欢她们的方向就来了。

远处,急促的哨声响起。

那是今日负责警戒的年轻人发出来的信号。

三声短促的哨声配上一声长鸣,代表危险靠近。

众人马上戒备起来。

当即,一群人借着藤蔓的力量,猴儿一样爬上了身旁的大树。

不多时,于欢便看到一只小山似的野猪横冲直撞的冲了过来。

林哥在树上拿着弓箭射了几下,连野猪的油皮都没擦破。

箭簇射身即落,只在野猪身上留下几个白点,根本无法造成有效伤害。

在古代,野猪堪比顶级猎食者。甚至有“一猪二熊三老虎”的说法。

野猪冲撞起来十分危险,弹跳力和咬合能力也十分惊人。

它们天生皮糙肉厚,尤其是住在松树附近的野猪,更是个中翘楚。

这是因为松树上有一种松胶。

野猪会在粘上松胶后去砂地中打滚,利用松胶的粘性,在身上反复沾满坚硬的砂砾。

日积月累之下,便会在身上形成一层厚厚的铠甲。号称长矛刺不进,弯刀砍不透。

但它也有弱点,就是肚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