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读读看书 > 秋归彩鸾 > 第131章 第一百三十一回

第131章 第一百三十一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郁离侧着身躺好,一双眼黑亮,望着赵诚璋,道:“他们也会来的么?”

“嗯,都在柴城,送了请帖。”赵诚璋在脚踏处坐下,单手撑着头,知道她说的是当年一起活命的人,笑道:“放心吧。”

“好。”郁离情不自禁,往前靠了靠。

“舍不得我?”赵诚璋收回手,也靠了过去,替她拿了主意:“我等你睡熟了再走。”

“那我要是不睡觉呢?”郁离问。

“那就不走了。在这柴城,谁敢管我?”赵诚璋低语,两颗黑珍珠越来越近,唇瓣含在齿间,勾走理智神魂俱醉。

郁离还是睡熟了,脸颊是健康的粉嫩色,一呼一吸,睫毛微微颤着。

赵诚璋看了半晌,才抽回了手,缓缓起身,放下了床帐离开。院外等着的思贞打了个哈欠跟上来,道:“郡主说完了?”

“嗯。”赵诚璋还想着旁的事,显出几分心不在焉来。两人仍骑马回去,半途赵诚璋停下来,望着天上的飘雪。

思贞想到了几分,轻声道:“郡主,皇后知道了,会替你高兴的。”

赵诚璋回眸,眼底流光溢彩,道:“我晓得阿娘会高兴的。我有一件事,打算冒险,你听听看。”

并肩骑过长街,思贞经历诸事,听完也是心惊肉跳,道:“郡主想定了?”

“想定了。这步棋你都料不到,旁人自然也料不到。它放在那里,一点不起眼,但用起来才知道效用。”赵诚璋吐出浊气,道:“娘说过,事在人为。我要把这件事多握在自己的手中,今后才多几分主动。”

“我信郡主。”思贞笑了笑,她跟着赵诚璋做事,几乎没想过今后自己会如何。可见着赵诚璋有了眷恋的人,甚至要成婚了,她又是由衷高兴着。

“你竟然笑了?有什么高兴的事?”赵诚璋发现了,放任马缓缓踱步,用脸接着雪花,让自己清醒一些。

“郡主能得一心人,能热热闹闹地成婚,我很为郡主高兴。”思贞如实念叨着,又道:“思梧思退华墨几个赶不来,心里肯定要抱怨了。只是郡主连六殿下也瞒着,将来有的解释。”

“六妹妹知我,闹别扭就闹吧。”赵诚璋打了个哈欠,雾气吹了长长一道。二人都没把这些当回事,在夜色中放任遐思。

刺史府、督军府门楣挂上了红绸,城中的人渐渐知道了消息。

平州战乱了这么些年,才安份起来。百姓们没那么多花花肠子,知道是这位刺史兼督军的功劳。又知道了是郡主娶妻,讶异一段后,只想着到了日子好好热闹,抢一些喜糖沾喜气了。

这些议论,还是换了常服在外溜达的梁王听来的。他和苏逸坐在临街的羊肉馆里,裹着厚重的冬衣,吃着热腾腾的炖羊肉,听完了那些话,彼此对视,苏逸道:“郡主在平州的名声竟然这么好。”

“你是不是以为诚璋姐姐只会打仗?”梁王小口喝着汤,笑着问。

“不然呢?”苏逸有些后知后觉。

“给她开蒙的,是宣文皇后。”梁王放下碗,下意识端坐起来,可那几年他年岁也小,在回忆里想了半天,道:“母妃提过,那时候父皇只是亲王,从战场上救回了她,和二哥一道吃穿、习文练武,都是宣文皇后亲自教授。你想想二哥在朝中的名声,还去了南边督战,她怎么会次?”

懿仁太子是苏侯爷夸过的,苏逸低下头,半晌后道:“难怪我若考不中女科,父亲不答应。他看重我,也看得起我,信我能在将来比上郡主。”

“诚璋姐姐答应,你要去就去。我是不会阻拦你的,只要苏侯爷他们不问,我便不说。”梁王又冷了下来,低头吮着热汤,不防备烫了舌尖,一时面容扭曲了起来。

苏逸静静看着,倏尔道:“五哥儿,你想不想要孩子?”

扭曲的人脸瞪了眼,看着她竟然流露出畏惧,颤声道:“姑娘这是何意?”

苏逸忍不住翻了眼皮,道:“你毕竟是亲王皇子,可我真对你真提不起什么想法。你要是想要孩子了,自己找人生,但不能强逼人啊!”

梁王先是松口气,心里腾起怅惘来,脸色渐渐收起,笑着问她:“怎么突然说起这个?”

“你只是胆子忒小了,人不算坏,是个好人。”苏逸开始专心对付着羊肉,没看到梁王一瞬的失落,她道:“咱们借着差事躲出京都,但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还是得回去的。到时候我同皇上去说,给你选个侧妃,让你自己选。”

“别,我宁可不要孩子,也不想让这些争执延续到下一代。”梁王也低下头喝汤,道:“你为什么也叫我五哥儿?”

“你比我小啊。”苏逸答得自如:“若我也打小在京都,或许你还得叫我姐姐呢。郡主都叫你五哥儿了,以后自己人跟前,我也这么叫你。放心吧,外人在的时候,给你面子!”

吃完羊肉,两个人走在街道上,背着手瞎聊天。再两日就是婚礼了,办完了婚事,过了至日,就等着过年节了。

这会是个漫长的冬日,却是离开家后,苏逸过得最自在的时节了。

桂花宴在即,为表诚意,所有请帖都用了穆阳的私印。有些是她亲笔题的,有些则由禇良代笔。

这是穆阳早就起意的谋划,果然宴饮之后,禇良擅书之事在朝野越传越响,名气大噪。

赵王翻着请帖,问霍行简道:“这章什么意思?”

一颗头凑过去,霍行简皱着眉瞧了瞧,道:“‘当时赏桂’。”

“小六这个玲珑心。”赵王笑呵呵放下,与王妃刘雅道:“你去么?”

“你又不去,我便不去了。”刘雅这几日正沉迷于一出戏,是新进京都的玉麟班,讲白蛇入世,十二出一晚一出,连演三遍。过一会儿刘雅就要出门看戏了,而穆阳的桂花宴就在第十二出戏那一晚。

“你去罢。”赵王将请帖给了霍行简,“你是本王的长史,替本王去。我最烦一堆文人坐在一处,说话打谜语。你去最合适!”

霍行简没料到这般接了差事,想了想点头答应,道:“臣领命。”

元丰三载八月十日,晨起时分一阵清雨,行人伞面未湿,雨已停下。

穆阳早早入宫,午膳后乘车回府,车上小寝片刻,下车时神采奕奕。

“开宴尚早,殿下不必这么急切。”随行的清沐低声打趣,穆阳瞥了她一眼,道:“这可是我第一次大宴!”

“是是是,殿下第一次大宴,连天爷也赏面子,落了场雨,扫了浮尘!”清沐陪着回府,先去寝殿更衣,片刻后禇良就到了。

“父皇给了一幅画,让赐给赏桂作诗的头名。你瞧瞧看,要是喜欢,便留了。”穆阳指了指案上的匣子,浑不在意没把皇帝的话当回事。

禇良自然摇摇头,道:“皇上的旨意,咱们还是遵从的好。”

“知道的只有父皇和我,我要赖皮,父皇也只好认了。”穆阳念叨了一句,又见她果然没兴趣,才算罢休。

两人吃了些点心,不多时清涟就来催人更衣。穆阳却道:“你去换衣服,换了吉服来。”

“臣……”禇良不明,疑惑看向她。

“听我的,去吧。”穆阳等她走远,忙道:“快拿出来!”

清沐道:“殿下,这真的不合适!”

“我随意些,才好打消点顾虑。”穆阳已然起身上楼,清沐从衣橱里拿了一身月白的素净长裙,边为穆阳更衣边暗自思量她的意思。

换了新衣,穆阳又取下公主繁琐的头冠,道:“大姐姐不肯来,连差人都不肯,唉。”

盛阳长公主回京都后,除去入宫觐见,深居简出,不同人往来。穆阳是去郊外迎她,被当面叮咛了一顿。再去送帖子,又是一通耳提面命。

她是真有些怕这一位长姐了,但盛阳不肯来,又有些伤怀——自此后,路是愈发不同。长姐如母,不知盛阳可会还为她担忧牵挂?

穆阳公主府迎来了开府以来最热闹的一晚。

时辰未到,不当值的女官们便陆陆续续来了。皇帝有意放了资政处,林清光便与窦彧同来,一路上没说几句话,进门后被带到湖边,云熙瞧见了,招招手就找了过来。

窦彧难得笑了笑,道:“云寺丞好。”

云熙受宠若惊,手都不知放在哪里,回了礼看向林清光,她解释道:“窦学士想请你帮个小忙,采买一方随形好砚台。”

“哦,好说!”云熙松了口气,低声问了几句,便知她想要的市面上的确难找,轻声应了。

窦彧得了答复,落座吃茶,又不肯说话了。

林清光同她眨眨眼,不多时经檀也到了,与她二人同席。云熙深知这等场合没法子乱来,何况她很喜欢穆阳的性情,又同林清光说了话,自然回到付、夏身边,低声聊着。

叶清欢一身长衫,孤身入场,叶清宁没奈何,上前行礼,道:“哥哥来了。”

“嗯。”叶清欢点点头,自打妹子有了差事,一月间能见一次便不错,这次又是快两月没见人,他边走边问些话,待落座后,道:“常回家来。”

叶清宁瘪瘪嘴,还是应允了。

各部官员皆至,永嘉与穆阳携手,一人鹅黄宫装,冠上簪花,美不胜收;一人月白长裙,额间点了桂花,玉簪挽发,耳坠白玉,隽永淡雅。

公主府的主人从自己的长史手中拿起八棱玛瑙杯,朗声道:“群贤宽坐,本宫府上,蓬荜生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