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读读看书 > 小肥啾原始种田记 > 第13章 第 13 章

第13章 第 1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蒲苇和芦苇不像柳条那样可以直接用,割下来需要晒干,但去年干枯的那些割掉后泡过水就能用。

白朔用芦苇编了两个锅盖,用石锅做饭这么久,一直没用过锅盖,最多用树叶盖一下,但树叶遇到蒸汽后容易软,不如编出来的好用,编织过程中将把手编出来,这样就不怕被烫到了。

有了编织品,家里的工具越来越多,摘回来的小麦也有了专门晾晒的工具,不像之前只能晒在地上。

除了收获一堆工具,白朔也实验出了简易版生根水对植物的作用,生根水确实有效果,时间长效果更好,但他用的基本是泡了三天的,因为竹筒数量有限,泡太久性价比不高。

白朔看着面前的竹筒思考。

白允以为他的竹筒不够用了,开口:“明天阿姆帮你带竹子回来。”有了背篓,采摘队能带回来的物品比之前多了很多,挖几棵竹子很方便。

闻言,白朔摇头:“不用,阿姆,暂时不用竹子。”

虽然采摘队也能带回来,但白朔却觉得太麻烦,他觉得需要改进一下工具。

部落现在盛水的工具有四种,分别是树叶、石锅、木桶和竹筒。

树叶是一次性的,优点是取用方便,缺点是容量少,最大的树叶容量也就和碗差不多,装果实和叶菜方便,用了盛水不太方便,毕竟就算比其他叶子结实,它也只是叶子,很容易折断。

石锅结实,但太笨重,一个石锅几十斤,不可能随便移动,基本固定在那里,只有做饭的时候才会用。

木桶容量大,也不重,但制作方式是从粗壮的树上截取一段后挖空,制作起来很麻烦,整个部落就几个,他们家只有一个。

竹筒取材方便,制作也简单,但短的容量小,几节一起的拿取不方便。

白朔又想念现代的各种工具了,当然,他知道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现在肯定弄不出来。

不过有一种物品,倒是可以试一试。

陶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