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读读看书 > [当我转入尖子班/ALL涛]招生组的战争 > 第15章 Chapter 15

第15章 Chapter 1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办公楼四楼的会议室,在校长室旁边……那就十分钟之后见。”薛珅挂断电话,转向北大招生组的其他成员,“你们带着三位签过约的小朋友先走吧,找个他们喜欢的餐厅吃顿饭。记得开发票,回来报销。”

大家对他的指示没有任何异议,开始收拾整理自己的随身物品。有人问了一句:“那老大你呢?”

“当然是留下来会会清华的人。”他把手机交还给林羽,“要委屈你再待一会儿了,姜凡会过来跟你面谈。”

林羽不敢多说一句话,他正被迷惘感与成就感拉扯着,这种被清华和北大争抢的“委屈”实在太容易将人的头脑冲昏,使人耽溺于虚荣之中。

招生组里的同学提议:“老大,你真仁慈啊,居然还给了一个见面的机会。和清华费什么口舌,干脆把小林也带走算了,让他们的人扑个空。”

薛珅饶有兴致地笑道:“不把话说清楚,我怕有些人不肯死心。”

第三个签约的许彰路过林羽身旁,挤眉弄眼地留下一句:“你可别被清华说动了,我们在北大等你。”他刚才已经顺利签约了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地质学类专业,这是他高中三年来的理想,如今终于得偿所愿。

尹晟推了他一把,低声提醒道:“别多管闲事,让林羽自己好好考虑。”

沈以暄跟在他们身后,打开手机软件搜索着附近的店铺:“我们待会儿吃什么?林羽,你如果结束得早,也可以去找我们。”

江老师随着其他纷纷起身的老师一同来到门口,打算送一送即将离开的学生和家长。张涛已经快要按捺不住夺门而出的冲动,他现在比刚被骗进这间屋子的时候还想逃跑:“那我也告辞……”

“没关系,你就留在这里休息。”薛珅来到沙发旁,双手搭在他肩上,又将嘴唇送至他耳畔,语气极尽温柔暧昧,“小涛……你在怕什么?”

张涛并不想承认自己是个胆小鬼,但他现在的确正被恐慌和无措的情绪所绑架着。就像高中时他看不懂他们工整清晰却复杂深奥的解题思路,现在的他也不理解薛珅此举意欲何为。他忽然有些想念李想,他的好室友总能厘清人情世故中的所有细枝末节和弯弯绕绕,用最高明的手段不动声色地为他解围。可他不在自己的身边,即便他真的在,自己也只能假装成一个哑巴,将自作自受的苦果独自咽下。

江老师坐回了他身边:“我先不走了。林羽的家长今天没来,他的班主任现在也有急事要离开,托我在这儿帮忙照看一下。”

张涛环顾四周,这才发现房间中只剩下了他们四人,就连李校长也走了。作为身份“绝对中立”的高中校长,他最好避免同时会见清北两方的招生组,以防在相处的过程中给任何一方留下自己更亲近另一方的印象。况且北大目前掌握的学生数量多于清华,他更不能跟北大招生组的人同时出现在这里,哪怕一句话都不说,也是在触清华的霉头。端水大师不好当,但为了之后几届的清北升学率,他只好小心翼翼地履行这一职责,不能出半点差错。

会议桌前只有林羽,薛珅招呼他也来会客的沙发上坐着:“在清华的人过来之前,我有些话想对你说。”

林羽犹豫了一会儿,最终选择挨着张涛坐下了:“学长们……我的情况是不是很难办?”

还没等他们两人回应,江老师就率先开口了:“除了清华,复旦和交大那边也联系过你了吧。”

张涛恍然大悟,他顿时明白了为什么位次相对而言没那么高的林羽会被如此激烈地争抢:“你的成绩压线了?”

林羽面露难色地点了点头。

“比压线稍微高一点。”薛珅给出了更具体的答复,“从昨天下午到现在,该联系的学生我们都联系过了,已经确认了大部分人的专业,也预估出了今年的分数线。清华和我们的进度差不多,他们应该也发现了林羽刚好在分数线之上,所以想再来争取他一下。”

在招生工作中,被清北两校投入最大量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去争抢的莫过于包含省状元在内的全省前十名考生,但在这之后,考生的受重视程度却并不一定完全与他们的成绩和位次成正比。没有明确意向,举棋不定的压线考生甚至会比分数处于中间段的考生得到更多关注。

高校招生办毕竟算是半个宣传部门,一年中大多数时间所做的也都是宣传工作。通过招收高质量生源,培养社会精英来帮助学校提升声誉是收益回报极其缓慢的长期策略。与之相比,在录取分数线上下功夫则是一种更为简单粗暴且立竿见影的方式。抢夺省状元和相对高分考生重在扩大宣传效益,争取相对低分的压线考生则是为了稳住分数线,防止其下滑。作为实力相近的断层顶级高校,清北两校根据招生计划所划出的分数线几乎完全一致。但谁能拉拢到更多压线考生,谁的分数线就更稳定,更可能胜过隔壁一筹,出现“大跳水”这种笑话的概率也更低。

“出于工作职责,我当然希望你来北大。但出于个人道德,我要先向你阐明利害关系,而不是凭借一味吹捧去完成我们的招生指标,否则这对你的未来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薛珅拿出了一本宣传手册,将它翻到招生计划那一页,“首先,和其他过线的考生相比,你的分数不够高,所以没办法选择太热门的专业。”

“你之前说自己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但比较倾向于物理或者工科专业。我昨晚帮你问过,很可惜,物院的物理学类名额全都给出去了,只剩下天文学科。工科这边,由于计算机太受欢迎,信科学院已经没有名额了,不过工学院的工科试验班和环科学院都还有位置。”薛珅提笔把仍有人数空缺的专业类别圈划给他看,“但如果你对于理科专业的意向不仅限于物理,选项还会更多一些,毕竟北大以文科和理科见长,理科的院系设置也要多于工科。”

“我猜复旦和交大那边承诺了你金融和计算机,这两个专业北大无法给你,清华也一样没办法给你。但清华的优势在于工科强劲,而且门类比我们多。如果你选择去复交,那我完全理解,就算你决定去清华学工科,我也觉得很合理,这需要你综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规划来作出抉择。”薛珅将宣传手册递给林羽,让他自行翻看专业的详细介绍,“作为北大的学长,我认为你考得还不够好,但作为你高中的学长,我衷心祝贺你考出了三年来的最佳成绩。你现在有很多条路可以选,别因为世俗的眼光和他人的期许而把路走窄。但我向你保证,如果你选择北京大学,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地帮你争取最大利益。”

在同为招生组志愿者的张涛眼中,尽管这番话术中“为学生着想”的中心思想是如此开明和高尚,但薛珅的真实目的无疑是在姜凡到来之前先刷刷学生对北大的好感度。

刚刚年满十八周岁,涉世未深的林羽自然而然地为薛珅的一席话所触动,只是他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见薛珅对他微笑道:“不过……如果你真的选了清华,一会儿就不能和沈以暄他们去吃这顿午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