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日后
清晨,曦光初照。
寒霜峰下,陆砚盘膝静坐于修行台,周身被晨雾轻绕。他先行修炼的是师尊所传的入门心法——《太衍道虚经》。此经文蕴含天地至理,重在养性修心、打通经络,对于筑基前的修士而言,乃奠基根本之法。
在寂静的晨光中,他吐纳如云,气息绵长而稳,心境澄澈,仿佛一汪止水。天地间稀薄而游离的灵气缓缓汇聚,顺着周身毛孔渗入体内,如春雨润物般滋养着尚显稚嫩的经络与神识。
一个时辰后,陆砚睁开双目,眼中一瞬闪过一抹灵光。稍作调息,他便进入真正的修行阶段——修炼本命功法《九霄噬雷诀》。
此诀乃传说中雷神遗法,不但可控雷驭雷,更能吞雷化雷,以雷淬体、以雷锤魂。修至极致,便可召唤九霄神雷,破万法、震天道。其修行之路分为四大阶段:雷种养胎、九霄引劫、吞劫化力、天雷寂灭界,步步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便是形神俱灭的下场。
陆砚如今处在第一阶段——“雷种养胎”。借助五雷神果所孕之力,于丹田种下本命雷种,开始初步引导雷属性灵气入体,以蕴雷力,待日后孕育成势,雷海自生。
他屏息凝神,尝试牵引天地间那丝丝缕缕的雷属性灵气。这些雷灵与温润的水灵、厚重的土灵截然不同,躁动不安、桀骜难驯。即便陆砚拥有万中无一的满级雷灵根,天生亲和雷性,但初次驯雷,依旧举步维艰。
雷灵宛如野兽般在体内冲撞,激起一阵阵雷鸣之声,令筋脉微颤。他小心以神识引导,先“顺毛捋猫”般安抚雷灵躁意,再依《太衍道虚经》所开辟的灵脉小心导引,逐步纳入丹田,与那枚跳动微弱的本命雷种融合。
好在这数日勤修,他已渐渐摸索出一套驯雷之法,虽谈不上游刃有余,却也能掌控七八分。每一次雷灵贯入体内,都仿佛雷流冲刷经脉,虽有痛意,却也带来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他闭目修炼,雷光隐隐闪动于体表,若有雷蛇游走其上。若有旁人见此一幕,必会惊叹这少年异于常人的雷道天赋。
寒霜峰外,水幕之侧,一道俊雅身影静立良久。容珩目光落在陆砚身上,眼中带着一丝赞许,轻声道:“不过初修,已显雷意之势……资质果然非凡。”
……
同一时刻,寒霜峰后。
沈卿尘独坐山后小潭之畔,寒雾弥漫,雪未融化。他只着一身素衣,未披袍褂,指尖因寒意微红,却始终静然不动。眉目沉静,气息如线,仿若天地间的一尊冰雕。
他缓缓回想起师尊所言:“冰,不是冷。冰,是凝静,是绝念,是自持。”
风雪愈盛,连睫毛都结了一层霜。他感知到一缕冰灵自掌心轻轻浮动,不急不躁,仿佛在等待他的回应。他并未急于掌控,只是顺其自然,任由其自行流转于体内。
潭面凝冰,雪落无痕。在这绝静之境中,沈卿尘仿佛听见了灵魂深处的一句低语:
“不动如冰,方可破万物。”
他缓缓睁眼,眸中仿佛映着三尺雪霁,清澈幽蓝。灵气归于丹田,冰意内敛成芒,一点清蓝之光悄然凝聚。
他明白了——冰灵之道,并非封闭自我,而是在“止”中蓄力,于“藏”中孕势,以“静”御“动”。
……
同日傍晚,雷岩谷中雷声滚滚,云动风起。
陆砚立于谷中巨岩之上,面对雷雨,迎风而立。他一身衣袍猎猎作响,脸颊沾着几滴雷雨,眉目之间却满是明悟后的张扬与自信。
“雷灵之道……难道只有爆裂?”
他闭目静听,耳边轰鸣不断,但那一道道雷音,在他心中却仿佛潮水退去,只余余音。
他忽然忆起昨日师尊闲谈时随口的一句:“雷,有静相。雷动于空,而根在无声之下。”
他心头一震。
——雷,在未响之前,其势已成。
念至此处,他猛然睁眼,体内雷灵瞬间贯通全身经脉,如同一道雷电穿体而过,却无痛意。他陡然踏前一步,一拳挥出,拳锋之处银光汇聚,不爆不鸣,却如闪电凝结成芒,骤然穿透前方山壁一寸!
“雷之极,不是声,是势。”
他悟了——雷灵之道,不是躁烈冲动,而是蓄势于无形,一击必中。
……
夜色将临,陆砚风尘仆仆返回寒霜峰,脸上藏不住激动之色。
刚踏上石阶,他便看到那抹熟悉的身影静静坐在阶下,雪落肩头,衣袂轻扬,清冷如霜。
“喂,我悟了!”他兴奋地扬了扬拳头,声音明朗。
沈卿尘闻言侧头,语气平淡却透着一丝赞许:“恭喜。”
陆砚微愣,接着扬眉一笑:“你也……悟了?”
沈卿尘微微颔首:“算是吧。”
“你也太快了吧!”他笑着嚷嚷。
沈卿尘眼中含霜,却语调平和:“或许,是心静便见真。”
陆砚耸耸肩,自觉斗不过师兄,索性不再争辩。
雪落无声,风过无痕。
而在这一日,雷与冰的灵种,在两个少年的心底,悄然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