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二十三对奇迹
红叶作品
第十九章黎明前的黑暗 (1)
如今已是秋天了。满地的黄叶,萧瑟的秋风,冷清的秋雨,低垂的云,人们换上厚
衣服的季节。
刘晓龙寂寞地孤独地坐在洛杉矶的一个街头公园的长椅上。
他如今已刑满出狱了,但他的心情反而变得更低沉,他觉得内心深处仿佛有一群小
动物在持续不断地噬咬着他的心,让他坐卧不宁。
此时他正是面朝大海,却并无春暖花开,他也没有一幢属于自己的房子,可以供他
劈柴喂马。
上中学的有段时间,他曾经疯狂地喜爱过文学,梦想过当一个作家。他背过许多唐
诗宋词,阅读过大量文学作品,也曾经写过许多诗歌散文小说,尝试着投稿,可惜
没有一篇被报刊杂志采用的。
后来他又想当一个科学家,攻克世界难题,获得诺贝尔奖。再后来他又想成为一位
名医,悬壶济世,救苦救难。。。
那些心底里遥远的梦想,早已被命运压垮,年复一年,被厚厚的寒霜覆盖,逐渐冰
冷,彻底熄灭了光芒。
他联想到了他这些年来的坎坷经历,他对着自己冷笑起来,他是怎么会沦落到了现
在这样潦倒不堪的地步呢?就连他自己也觉得难以置信。
刘晓龙的思绪正在天马行空,忽然他的眼睛一亮,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向他这里的方
向走过来,她很年轻,华裔面孔,皮肤细嫩,眉清目秀,睫毛浓长,有一头乌黑柔
顺的披肩发,服饰鲜明。
她找了一张长椅坐下,凑巧正在他的不远处。
她目不斜视,从包里拿出了一本书,翻看了起来。她的侧脸恍惚间让他不由自主地
想起了一个人,一个美丽的女孩子,他今生难忘的女孩,他的挚爱:顾晴晴。就连
这个名字也能骤然引起他的一阵心痛。
她没有顾晴晴那么美,但也楚楚动人。
这时天边的乌云逐渐聚拢,稀疏的雨丝飘落了下来,她收起书放回皮包里,撑起一
把小巧玲珑的花伞,走了。
刘晓龙看得呆住了,望着陌生女孩的背影,他在想,她要到哪里去?每一个人都有
自己的故事。她的故事是怎样的?
他站起身来,不由自主地跟着她,没走多远,她就察觉了。她显然把他当做一个跟
踪狂,回头狠狠瞪了他一眼,这凌厉的眼神立刻让他退缩了。
刘晓龙立在原地,发现脸上湿了,他抹了一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一个遛狗的美国老人走过,看着这一幕,善意地递来一张纸巾。刘晓龙接过了,擦
了擦脸,向老人道谢。
“ 小伙子,你认识她吗?” 老人好奇地问。
“ 不认识,但她很像一个我喜欢过的女孩。” 他说。
“ 恋爱很辛苦,对吗?我很高兴我已经过了那个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年纪。 ” 老
头笑着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位美国老人的故事是怎样的呢?刘晓龙想问问,但是
没有开口。看得出老人显然衣食无忧,生活悠闲舒适,每天遛着狗,逛逛公园,安
享晚年。
老人牵着狗走了。
刘晓龙继续望前走,这时一个发广告的人拦住他,塞给他一张小广告,同时嘴里碎
碎念着:“ 马杀鸡,马杀鸡。”
他看了一眼,广告上有个浓妆艳抹、衣着暴露骚首弄姿的女人照片,他知道这种按
摩店是做什么生意的。
只要给钱,就能买到女人。人总是寂寞的,社会化群居的生物,男人需要女人陪伴,
女人也是如此。
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他决定放纵自己一次。摸摸口袋,钱包里有姐姐给他的两百美
金,给他零用的。
他找到了广告中的地址,按摩店在地下室,他走下楼梯,店里有两位按摩女,百无
聊赖地枯坐着,看见他进来,才懒洋洋地抬起了头。
刘晓龙比较着这两位,象在商店里挑选着商品。其中较为年轻的一位,她大约三十
多岁模样,圆脸,样貌中等,眼角微微上扬,挑出一条好看的弧线,是所谓的丹凤
眼。
就是她吧,他想。男人总得找个女人陪伴,哪怕是露水般短暂的陪伴也好,就是她
吧。他喜欢她低眉顺眼的老实模样,也喜欢她那双俏丽的丹凤眼。
谈定了价钱,他随她走进里面的小间,灯光昏暗,陈设简单,触目而见的就是那
张床。
女人直奔主题,麻利地脱光了衣服,也为刘晓龙脱掉衣服,裤子,仿佛例行公事般
开始挑逗他。
他的原始欲望很快被激发起来,将这个女人压在了自己的身下。不久他们完了事,
刘晓龙从她的身上滚落下来,如释重负,但他并不觉得有多大快乐,反而怅然若失。
他坐在床头,想打破尴尬的气氛,找话说:“ 你叫什么名字?”
“ 安娜。” 女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