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读读看书 > [足球]留在你身边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新赛季开始了,一切都不一样了。

新的俱乐部,新的球场,新的队徽、新队友,甚至连球迷唱的助威歌都换了节奏。

他也变了。

不再是我们过去那个小俱乐部里熟悉的战术师,而是如今这支顶级联赛球队的主教练——肩上背着千万欧的预算、无数双眼睛的期待,还有媒体每周不依不饶的评论。

我当然知道,他没变。他在场边喊我名字时,眼神还是那么温柔;走过我身边时,还会下意识地拍我一下肩膀:“别紧张。”

可是——战术真的变了。

他用了全新的体系。

我以为我了解他全部的思路,结果却发现,他早就在这个休赛期设计出一套全然不同的进攻架构:更激进的转换、更密集的压迫、更复杂的跑动。

我的位置从以往的中前腰被微调到了更深一点的组织核心,但在战术图纸上,我不再是那个“可以自由呼吸”的发动机,而是一颗必须精准配合的螺丝。

第一场比赛,我踢得非常挣扎。

传球失误率极高,节奏总是慢半拍。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还没有完全理解他的新节奏,甚至可以说,我还没找到自己在这支“新球队”中的位置。

赛后我一个人坐在更衣室,背对着门,低着头咬着毛巾没说话。

他走过来,在我身边坐下,没说什么,只是递了一瓶水给我。

我接过水,嗓子干得发疼,才咽下一口:“我今天……很差。”

他摇头:“战术是我设计的,如果你适应不了,那问题是我的。”

我抬头看他,他却笑了:“我不是在安慰你。你本来就不是擅长第一脚处理球的类型,我知道你喜欢观察,喜欢组织,喜欢‘看透’场上局势后再行动。”

“但这套战术更快,需要我们都重新学习。你不是一个人适应。”

他语气很温柔,但我心里明白——我不想只做那个“正在适应的人”。

我想成为他布阵时可以毫无保留信任的那个轴心。

可我现在不是。

我在接下来的几场比赛依然找不到感觉。跑位不及时、接应延迟、几次关键传球都被对方拦截。

媒体很快盯上了我。

“过去那个天才中场迷失了方向?”

“他是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节奏?”

有记者甚至直接在发布会上问他:“他最近表现不理想,是否考虑暂时将他从首发轮换撤下?”

他看了对方一眼,语气淡淡地回答:

“他只是还没完全理解新的语言,但他是我们最聪明的球员之一。我不担心。”

“你们也不该担心。”

我看到这段视频时,心里既感动又沉重。

我知道他还在保护我。

可我不想只是“被保护”的人。

我想重新走到他战术图的正中央。

不是靠回忆,不是靠惯性,而是靠实力。

靠我,再次读懂他的全部。

我开始一个人留下来练球。

不是加练射门,也不是体能,而是反复练——“跑”。

跑新战术里规定的反压时间线、跑新阵型中那条我曾经一眼就能掌握的中场横切路径。我用脚趾丈量球场上的每一道线,就像在拼命“翻译”一本全新的语言教材。

有一天夜里,我看到他房间的灯还亮着。

我犹豫了一下,轻轻敲门,透过半掩的门看着。他正背对我坐在电脑前,一遍遍拖动着战术画面,画面定格在我的站位上。

他听到门响,没有回头,只是说了一句:“鞋带系紧了再踢下一轮。”

我站在门口,看着他光影交叠中的背影,鼻尖忽然有点酸。

他从没有真正把我撤出首发名单。

哪怕我表现挣扎、媒体质疑不断,他也只是每一场都在我名字旁边写上“首发”,仿佛不需要任何理由。

我在训练场上越来越沉默,但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准。我终于开始能跟上那组三秒压迫体系的节奏,知道哪一步是陷阱、哪一脚是引线。

他偶尔会在边线笑着对我点个头,说一句:“对,就是这一下。”

我心里明白,他一直在看我。

从未移开视线。

真正让我找回自我的是一场不那么重要的杯赛。

那天我没有首发,坐在替补席上。球队迟迟打不开局面,他中场前回头看了我一眼:“热身吧。”

我知道,那不是为了挽救比赛。

是为了我。

为了让我走进这个“新的战术语言”里,用我自己的节奏。

我下场的第一脚触球,就送出了一记身后直塞。

球没有进,但对方后卫第一次被打乱站位。

之后我又尝试了三次传切配合,控球转移,默契接应。

我不是那个最耀眼的球星,但我让整支球队的节奏忽然稳住了。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他要的不只是“速度”,他要的是“秩序”。

我终于听懂了。

终场哨响,球队1-0小胜。

我坐回更衣室换鞋,身后有脚步声靠近。他弯腰,手肘撑在我换鞋的长凳上,低声说了一句:

“你听懂了,对吧?”

我笑着点头,没说话。

“我就知道你会的。”他露出一个像过去一样的笑。

那笑容没有夸张的喜悦,只有一种长久等待后的笃定,像雨后打开窗时那一缕风。

我忽然有些想哭。

但我忍住了。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回忆起这几个月以来所有沉默的夜晚、所有媒体的嘲讽、所有我一个人研究战术视频的清晨。

我很想跑去敲他房门告诉他:“你还记得那个在试训营第一次试训的我吗?我终于又可以站在你战术图的正中央了。”

但我没去。

我只是把那句话藏进心里,像我藏着的所有秘密那样。

我默默发了一条推文,没有配图,没有链接,只写了四个字:

“我回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