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男子戴冠、巾,当今女性也流行戴冠子或者巾帼,日常里街道上最多的便是高髻或者高冠。
寻常人家的妇女戴着各种手工花朵编织而成的花冠、彩布、珠子或竹木、大漆制作的团冠、等肩冠、垂肩冠、重楼子等等,有些金钱的女性则以戴金银玉牙、玳瑁或缀彩罗为攒云五岳之类做冠。
多姿多彩、百花竞放、百冠之型,无奇不有。
经济的发展、思想的开放以及气候的温和,都影响了现今的女装风格喜直接穿抹胸,这是之前只作为不可裸露的内衣,现今人们直接将其贴身裸露出来。外穿宽领对襟褙子,衣服往两边垮着,肩膀把领襟支棱起来,由于动作,宽领子有时会很自然地往后滑。
这种穿法很流行,松而不散看起来很是健康。再画起流行的花钿面靥妆容,眉宇间自带英气。
汉人不将美划分区别与归属,自古以来人人爱美。男子则着各色长衫、戴幞头、画淡妆、簪各色各大小的菊花。
对于簪花,宋的百姓都有了一系列穿搭模式:穿紫衣,簪白花;穿鹅黄衣,簪紫花;穿红衣簪黄花。一条街上满是自然清新的花香,佳节之时,市民一身松弛感。
娘子们穿着紫衣的身影,格外明媚靓丽。太宗至道元年(995年)六月,“复许庶人服紫”又云:“自今许,所在不得禁之。”
前些年有染工自南方来,以山帆叶烧灰,染紫以为黝,献之宦者泊诸王,无不爱之,乃用为朝袍。皇室诸王流行穿黝紫色的袍子,妇女间亦有流行各色紫衣。
服饰时尚兴起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繁荣,社会风气份外宽松,出现了“衣冠之制,上下混一”的局面。大宋妇女的服饰装扮开始摧毁严格的服饰制度。
三人各提一竹篮穿过欢闹缤纷的人群,巳野今日难得没有见到肉摊就盯着不放,节日很新鲜,伊在想姮娘过节时在想什么。
“哎?那谁,竹晕......干嘛去了?”巳野想起那个武痴一般的娘子,上次可不是巳野先动的手。
“竹韵。”
“管伊晕晕。”
“伊不愿出远门,但是也找了太行的好友聚到一起。往后我问问伊,没准下次重阳节就也来了。”
“是你提起的哦~”
姮娘扭开脸眼角带笑,语调却没起伏,“嗯,我想让伊来。”
今日佳节,姮娘除了描眉也淡画了时兴的妆。
“来看看嘞!来自唃嘶啰的良马!走马!普通脚程的驴子!就剩下两匹了!可以租用!”赁驴小儿在自家店铺门口叫卖,这是东京城里数一数二的租赁铺子,往来的人时不时的有几个询价。
掌柜也急着收完摊出门,一边整理一边迎接顾客。“您放心,这价钱绝对物超所值。这不我们也急着出门,就这两匹没租出去了。咱这种铺子都是讲信用的,您绝对吃不了亏。”
“再便宜一些呗,就几文,去个零头,你只要降,我两匹都租。”店外的男子一边爱惜地眼神看着那两匹马,一边还讨要着低价钱。
赁驴小儿见有人看过来,赶紧摇头道,“诶,客官,这不行,咱们还是袖里谈价吧。”
那客官这也才发现自己的不当。
“什么是走马?”巳野疑惑,伊活了这么久居然才听说,“不都是马?吃起来和别的不一样吗?还要单独标出来?”
“又吃。”姮娘拿出肉干,“那是看似顺拐,其实非常稳的好马。”伊昨日便在这里预租了马匹。
“那我们今日是不是能骑上?”
“想得美。”
姮娘可没那闲钱租三匹走马,同掌柜确认后,三人各乘一马到独乐岗同陈惊鹊会合。
菊花在汉人文化中是长寿花。由于生活相对太平,世人多有余力做一些吃饱喝足以外的事情,比如‘格物致知’。
大宋的农业、水利、建筑、天文、数学、机械、冶金等等领域都在不断地有新发明。而花卉果蔬的培育就是农人们不断探索的领域。
东京的菊花品种很多,有黄白色而花蕊像莲房的"万龄菊"、粉红色的"桃花菊"、白色花瓣而浅红色花蕊的"木香菊"、黄色而花瓣是圆形的"金玲菊",各家酒店都用菊花扎成门洞。而城里人多在郊外登高设宴,赏菊饮酒。
路上遇一佩戴蓝色菊花梳着团髻的老婆婆于路边贩卖。姮娘就顺手买了个竹编提篮和一些茱萸囊,虽然伊已经有了提前准备的更精致的茱萸囊。
老婆婆身边的总角小孩子站起来非要塞给姮娘一只草编小猫,小女子眨着亮晶晶的眼看伊,伊便收下了。
“您贵姓啊。”那老人笑着问。
“免贵,姓……陈。”
“陈娘子,您一定会喜乐安康。”
“请君陶陶,椿萱并茂。”姮娘回以一个比较亲和的微笑,将茱萸囊们和草编小猫放进新竹篮,另一个旧竹篮里放着栗子糕、重阳糕、酒具、木香菊和木屐。
人流密聚,除了在自己家里过节的,大部分女女男男都聚集到城外去了。
“你们好好玩儿!有空再聚!”三人到时,背着个书箱的陈惊鹊刚和一伙男女分别。
看到三人的身影,又急切又小心翼翼地冲过来。“这位便是信中提到的娘子吧?”
帷帽的纱不太透,刚好叫素和蝉看得清路,也让凑得近的陈惊鹊看得清伊的脸。
“陈惊鹊……陈娘子?”素和蝉小心翼翼。
“哦~还真是你啊。”这人陈惊鹊可记得清楚呢,不仅仅是因为之前的事儿,更多的是伊好看,姮娘和巳野长得也好看,但是这个人让陈惊鹊有胆量拉着换装。是的,伊不仅喜欢给磨合乐换装,还喜欢给人换。
“呦?有故事?”人刚凑过去,巳野又被姮娘塞过来的木屐打断了好奇,伊张了张自己的手,“我还用得着这东西?不要。”
“上次的比试还没结束你就放弃了,怎么?瞧不起我?”陈惊鹊语气不好,很不好。
三个月前,在素和家举办的交流会上,轮到了陈惊鹊同素和蝉对战。陈惊鹊几斤几两伊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对素和蝉的实力也有所耳闻,可偏偏这位传闻知书达理的素和蝉一上场就认输,留陈惊鹊站在一众人疑惑的目光里无地自容。